票據理財有風險,警惕票據造假
1、票據的造假風險。
票據偽造主要有票據本身偽造和票據簽名的偽造兩種方式,市面上的假票很多,識別假票一定需要銀行的專業人士才能鑒別,這為普通投資者帶來了一定風險。目前票據最安全的方式是電票,這個無法造假,但是由于設備和各個銀行后臺水平不一的問題,許多中小銀行還達不到電票交易的水平,而紙質匯票相當于紙質支票,事實上,即便電票普及了,紙質支票也不會完全被淘汰,因此,紙質承兌匯票造假依然不少。
2、票據的兌付風險。
不是所有票據都能無條件兌付的,如果紙質票據上出現瑕疵,比如“蓋章不清晰”,銀行都有可能不予兌付。投資者要注意匯票的票面信息,如果匯票表面有涂改,或Ps過,也要小心了。投資者拿到票據,應先檢查票據完整性,以及票據上內容的正確性。另外,銀行承諾兌付的只是正常的票據貼現,票據貼現年化利率一般在6%左右,年化收益率在10%以上的票據理財銀行肯定無法兌付。
3、票據的背書風險。
有的票據正面明確標有“不得轉讓”,這樣的票據是不能進行背書轉讓的。另外,票據的背書是有限制的,并且背書的形式必須合規。
背書過程中,可能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三個:背書簽章瑕疵,就是說背書人沒有簽上自己的法人章、財務章;背書騎縫章問題,匯票有時候可能會出現多次背書,因此,就必須附上粘單,為保障背書的有效性,必須在粘單上加蓋騎縫章,所謂騎縫章是指一個章同時出現在兩頁紙上,兩頁紙進行拼接恰好就是一個完整的章印;背書必須連續,就是說前一手的被背書人,必須是后一手的背書人,背書不連續的話,承兌人可以拒絕付款。
平臺的安全與規范與否也是票據理財的風險之一,如果投資平臺在背后進行不法的操作,那么一切安全就無從談起,投資者的資金依然會血本無歸。